
今年元月份,赣南某市民政部门负责人前往养老院慰问老人,发现一位在这养老的老奶奶很面熟,仔细一看,居然是该市原来的章副市长,连忙向前握住章市长的手表示问候,并问起了缘由。
原来,这章市长今年75岁,上海人,回族。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她20岁时,随着上海知青下放的浪潮,被下放到赣南某小城市一个偏僻的农村里,和同学们一道扎根农村接受教育。
她是高中生,村里看她文文静静一小姑娘,又有文化,就让她当了一个代课老师,教学生认字。也是知识改变了命运,从此她的人生就走上了一条与其他一道下放的知青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通过她自己的努力,一步步的从村里到镇里再到县里当教师,后到县教育局工作,然后因为是“无知少女”(无党派、知识分子、少数民族、女性),被破格提拔为副县长,分管文教卫工作,因为她的务实、亲民、清廉,一度口碑很好。几年后,又被破格提拔到市政府任副市长,仍然分管文教卫,工作抓的很有起色。
期间,根据上海下放知青回城政策,不少下放知青陆续回了上海。后来,她的孩子也按照政策落户上海,在上海工作生活,成家立业。她一直工作到退休才回到上海孩子身边。
可是等他们夫妻回到上海,首先面临的就是住的问题,上海住房很紧张,当年他们夫妻给孩子在上海安置了一个小窝,孩子成家后,一家三口,根本就容不下他倆回上海一起生活。上海的房价又很高,他们也没有能力在上海另外买房子。夫妻俩一商量,还是回到了原来工作的小城市,好在那儿有一套房子,那才是自己的家。
一直到70多岁以后,两个人身体也不大好,丈夫身患癌症,做了大手术,她一个人也无力护理,夫妻俩决定两个人一起搬到城郊的一个偏僻养老院里生活。养老院的环境也还不错,收费比上海的养老院便宜多了,一个月3000多元,他们的退休金足以支付还绰绰有余。
去年丈夫去世了,她一个人仍然留在这个养老院生活,她已经把养老院当成了自己的家。在这里,她也很有号召力,经常组织院里的老人们一起开展活动,还挺开心的。她每天都要上网了解新闻资讯,保持自己还没有被外面的世界隔离抛弃。有时与儿子孙女视频通话,远距离感受那份亲情和天伦之乐。
当年风光无限的副市长,如今独自在偏僻养老院里生活。身为上海人,却终究回不去了。
